(通讯员 徐专)为进一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研究生学术氛围,11月26日下午,雷火官网在思政园1207教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孔子君子观”的讲座。此次讲座由江苏省炎黄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华君子研究会学术委员胡发贵教授为主讲人,雷火官网教授肖映胜主持。

(图为学术讲座现场)
会议伊始,肖映胜教授详细介绍胡发贵教授的简历,讲座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正式开始。

(图为肖映胜教授主持发言)
儒家尚仁爱,重人格,犹喜论君子,这在儒家宗室孔子那里更为显著。孔子为何如此倾心君子呢?由此问题出发,胡发贵教授结合古籍内容及孔子的相关事件得出君子文质彬彬、君子坦荡荡、君子不伐善、君子怀德、君子好学尚智和君子敏于行六个重要结论,并加以分析了孔子的理想人格排序,即圣人是超级偶像级的,仁者是次级的,而君子则是日常的风范,强调君子是了不起的杰出人物。
胡发贵教授还通过述说司马迁写完孔子故事后的感慨,追溯“君”字的演变,得出孔子对君子概念的重构、孔子推动并完成了君子由位到德的转变的重要历史意义。

(图为胡发贵教授发言)
会议期间,马院师生积极发言,提出自己对“孔子君子观”的所感所想所思。胡志方教授表示学生应增强自身可塑性,更好的提升自己。刘因灿教授指出学生要扎实文本基础,做到有理有据。

(图为刘因灿教授发言)

(图为胡志方教授发言)

(图为我院马理论学生阮秋发言)
通过此次讲座,在座学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、深受启发,在孔子君子观中联系马克思主义,更加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。